首页 信息发布 隆回横板桥的历史变迁

隆回横板桥的历史变迁

廖金求 2022-05-18 10:52
图片

横板桥的历史变迁

隆回人网:廖金求
横板桥,隆回县西南部的一个边陲小镇,也是我的家乡,这里山清水秀、村落林立、鸟语花香、炊烟袅袅,或白云深处,天龙山下,西洋江边,或抢棒洗衣,或挑担荷锄,或驻足,或嘻戏…
那么,这一片深耕的颇有气息的江南水乡是何时有文明?又何时有人居住的呢?
带着这个问题,我请教了文史专家,拜读了《武冈州志》《宝庆府志》,对于家乡横板桥的着墨不多,至于起源于何时?无从考究。
我们来自哪里?我们是谁?又到哪里去?千百年来,我们的祖先以史书和族谱为依据,代代相传。横板桥属于梅山地区,有着梅山地区独有的文化和传承。族谱和神龛就是最好的证明。在横板桥一带,有戴、萧、廖、周、刘等大姓,其中,戴氏的堂号为谯国、萧为河南、廖为武威、周为汝南、刘为中山或彭城等等。证明这几大姓都是从外面迁来的,而且巧合的是这几大姓都来自江西吉安府泰和县。苏东坡诗下的“巍巍城郭阔,庐陵半苏州”中的庐陵(今吉安)指的就是“三千进士冠华夏、文章节义推书香”的庐陵文化,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就是庐陵人士。尤其是江西泰和,自隋炀帝科举取士以来共产生状元3名,榜眼4名,棎花4名,进士399名。
图片
其中萧氏迁湘始祖一菊公就为宋朝进士,而萧一菊公后裔中进士的就有5名。汝南周氏周仪乃邵州(现邵阳)第一进士,其儿子周湛又中进士,真的是上阵父子兵,在周氏历史上浓墨了一笔。
横板桥的历史,东晋南北朝甚至唐代,可能是不化之地。从几大姓迁徙来看,应该从宋朝就开始垦荒了。萧一菊公携九子一女,为避金兵南侵,来武攸茅坪(现罗子团茅坪)定居,戴、周、刘、唐、胡、宋、丁、杨、李、王、罗、陈等后裔或前或后,他们来到了横板桥,廖、甯、段等姓于元末明初,江西填湖广时来横板桥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,而且各姓氏互通婚姻,繁衍生息,造就了横板桥的繁荣。
横板桥在元末明初时,由于江西填湖南移民的大量涌入,开垦荒地,需要灌溉。位于西洋江边的水车日夜转呀转,其中,为避元乱,戴彦章公率六子:信一、信二、信三、信四、信五、信六跨雪峰山脉,涉资水河流,从溆浦落旦横板桥车田江河畔,因彦章公之妻覃氏厌恶河水、筒车噪音,一年后迁今横板桥镇石燕村(解放前属武冈县石江乡管辖)。此后,廖颜氏始祖庆祥公于洪武元年(1368年)从琵笆树迁往车田江。庆祥公有十一子一女,如今,在横板桥街上及周边,车田汪庄上、压鱼潭、生铁、立志、黄土边、羊楼等地,是廖颜氏聚集地。
萧氏始祖一菊公后裔外迁甚多,在新化、邵东、新邵、邵阳、洞口、城步、绥宁以及隆回北等地都有一菊公后裔。
湖广填四川时,包括地处湘中偏西的横板桥人,随着浩浩荡荡的迁徙大军,沿湘黔古道,爬雪峰山,过贵州、重庆进入四川垦荒:或从湖北麻城中转,沿长江往上游进入四川。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耕耘,造就了天府之国的繁荣。当时清政府从政治、地域、经济等各个方面入手,政策优惠,层出不穷,只为吸引更多的人迁移到四川。在政治上,撤销湖广总督,设川湖总督;自愿入川者,将地亩给为永业;“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,准其入籍”;移民垦荒地亩,规定五年起才征税;滋生人口,永不加赋。在经济上,清政府承诺为入川者找工作,确保其收入。
这些措施,极大地刺激了湖广地区的农民,横板桥也不例外,或是整个家庭外迁。拖儿带女,或用萝担,或相互依偎,往往数月才能到达。据廖颜氏族谱记载,外迁人数比留守人口还多。由于书信往来不畅,渐渐地失去了和故乡的联系。记载祖先于乾隆时期从广东兴宁移居四川奉节的《刘氏考订族谱》,则有一副对联诗写道:
骏马骑行各出疆,任从随地立纲常。
年深外境皆吾境,日久他乡即故乡。
图片
而横板桥人,一旦落地生根,他乡就成了故乡。如今,信息发达,很多都找到了根,横板桥几大姓这几年都有人寻根问祖。
横板桥是何年立市?俗话说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也就有了买卖交易的场所。可能最迟于明朝就有横板桥市了,因为形成集市的原因有二:一是地理位置,二是人口聚集。西洋江和横罗溪交汇的三角地带,是古驿道的交差点,也是萧、廖等姓相互交错的杂居地,明朝时期,经过大量的垦荒,需要商品交换,于是集市便形成了。
隋朝时期,武冈改为武攸。因此,横板桥几大姓的族谱上的落籍地皆为武攸,如武攸茅坪、武纹琵琶树、武攸石燕等等。
清朝中后期,武冈设里、团、村。横板桥境内属义龙里凤凰团(横板桥市)、罗紫团(现罗子团)、白眉村(麻场和东南村)。凤凰团和白眉村早已湮没在历史的故纸堆里,但罗紫团(为便于简化,改为罗子团)一直沿用如今。


阅读 3565
分享到: